汽車行業關注
據乘聯會公布最新零售數據顯示,2022年4月國內狹義乘用車市場銷量104.2萬輛,同比下滑35.5%,環比下滑34.0%,其中新能源乘用車為28.2萬輛,同比增長78.4%,環比下滑36.5%。在車市整體承壓的背景下,雖然新能源汽車環比下滑,但同比依舊增長,而從各大車企的銷售情況來看,新能源汽車再次扛起了銷售增長的大旗。
從汽車行業關注統計的新能源廠商月度銷量榜單來看,2022年4月大部分新能源車企仍然實現同比增長,其中比亞迪汽車再次蟬聯新能源汽車銷冠,同比增長313.6%至104770輛,上汽通用五菱和奇瑞汽車分別排名二三,前者同比下滑6.2%至27431輛,后者同比增長149.5%至15052輛。此外,包括吉利汽車、廣汽埃安銷量也均達到萬輛。至于合資品牌,僅一汽大眾出現在榜單中,在合資品牌中表現較為優異。從榜單來看,僅一汽大眾為合資品牌,其它均為自主品牌。
國內車市因為疫情而遭到打擊,但是作為新能源汽車的比亞迪卻沒有收到影響。數據顯示,4月比亞迪零售量同比增長313.6%至104770輛,這應該是比亞迪短暫的高光時刻,其再次蟬聯新能源汽車銷冠的同時,首次超過一汽大眾蟬聯乘用車市場第一。數據顯示,4月比亞迪共有六款車型超萬輛,其中宋為25105輛,秦為20292輛,漢為13406輛,海豚為11959輛,唐為10107輛,元PLUS為10079輛,均進入榜單前十。汽車行業關注分析認為,比亞迪之所以能夠逆市增長,除了緊跟新能源汽車市場步伐,推出DM插混/EV純電等多款暢銷車型外,其在深圳、西安、長沙、常州等設有生產基地,生產基地均能正常運轉,保證了其產品供應。
4月,對特斯拉無疑是“黑色”的。數據顯示,4月特斯拉銷量僅1512輛,同比下滑94.15%,環比下滑97.70%。受上海疫情影響,4月特斯拉上海工廠連續停產,至4月19日才恢復生產。目前來看,即便特斯拉已經恢復生產,但是在疫情防控以及零部件供應影響下,想要恢復至疫情前水平仍需經歷長時間爬坡,其生產速度仍相對緩慢。具體車型來看,Model?Y交付960輛,Model?3交付552輛。
與特斯拉一致,在疫情和零部件供應等多方面夾擊下,過去一個月國內新勢力品牌過得并不舒坦。五一當天,中國造車新勢力陸續發布4月交付答卷,其中小鵬、蔚來、理想分別較為9002輛、5074輛、4167輛,環比跌幅依次是41.6%、49.2%、62.2%,其中理想跌幅最大,聯合創始人兼總裁沈亞楠表示,疫情導致位于上海和江蘇昆等地的部分供應商無法供貨,還有些甚至停工、停運,所以庫存零部件消耗后無法補給維持生產。當然,零跑和哪吒表現也還不錯,交付量分別為9087輛、8813輛,但4月整體交付基調幾乎被敲定。
宏光MINIEV再次奪得新能源汽車銷冠,其以24908輛的成績領先一眾產品,同比下滑6.3%。實際上,當前宏光MINIEV已經開始呈現發展的壓力,例如QQ冰淇淋、奔奔EV、奇瑞小螞蟻等表現都比較亮眼,其中QQ冰淇淋銷量為7078輛,不過短期來看想要反超宏光MINIEV并不簡單。
此前,汽車行業關注預測,4月份可能會迎來“倒春寒”。由于疫情的影響,特斯拉上海工廠連續停產,而特斯拉上海工廠承擔著內銷外供的重要角色,其停產將直接導致4月份乃至一季度銷售情況的不明朗。另外,上海疫情影響的不單單是特斯拉等車企,因為多家跨國零部件供應商均在上海建有工廠,影響的是全國乃至全球汽車的生產。
在乘用車市場遭受巨大壓力的同時,新能源汽車市場卻強勢翻紅。隨著疫情逐漸緩和,以及政策推進整體汽車市場也將逐步恢復。4月13日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部署促進消費的政策舉措,助力穩定經濟基本盤和保障改善民生。提出鼓勵汽車、家電等大宗消費,各地不得新增汽車限購措施,已實施限購的逐步增加增量指標;支持新能源汽車消費。中汽協常務副會長付炳鋒表示,當前,穩增長的關鍵是暢通汽車供應鏈和物流運輸,加快激活消費市場。中汽協呼吁,有條件的地區盡快推出相關政策,共同促進汽車市場消費。
發表評論